平博体育网址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八闽动态

中西医齐发力 打通生命通道

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开展高水平介入手术,佐以中药治疗,助力晚期肝硬化、肝癌患者获得更多生存机会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时间 : 2024-03-18 09:11

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国内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尹震宇(左一)带领团队开展高难度手术。(本组图/张奇辉 摄)(除署名外)

3月16日,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知名专家到集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尹震宇耐心为居民答疑解惑。(江昌铭 摄)

市中医院肝病中心医护人员在义诊活动中热情为居民服务。(江昌铭 摄)

尹震宇书记(左一)与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王付强(右一)共同为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

梁惠卿主任在给科室的年轻医生授课。

肝病中心肝内科使用人工肝抢救患者。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

  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在肝脏各类疾病的外科手术、传统中医药、科研攻关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将现代医学结合中医望、闻、问、切、辨证治疗的发展与创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让肝病患者享受到从内科治疗到外科手术一体化全流程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肝硬化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后期常会出现的威胁生命的难治性疾病。肝硬化末期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大量腹水是最难治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三不五时大呕血,每次住院均承担着巨大经济负担,却又无法根本解决出血问题,这也总让临床医师束手无策。

  治疗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合并有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介入技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下简称:TIPS手术),是外周介入领域技术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四级手术之一,代表着介入治疗学水平的标志性手术,也被称为“介入手术皇冠上的明珠”。TIPS手术既能栓塞出血的血管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又能即刻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压力,是一个“治标又治本”的治疗方案。厦门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近年成熟开展TIPS手术,去年又成功开展闽西南地区首例GORE VIATORR可控TIPS覆膜支架植入手术后,越来越多的晚期肝硬化、肝癌患者被打通“生命通道”,赢得生机。

  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国内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尹震宇介绍,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已组建门静脉高压多学科协作团队,开展有效、难度高、治疗好的可控TIPS覆膜支架植入手术,彻底解决门脉高压情况,并针对TIPS术后易出现体力下降、肝性脑病、反复少量腹水等情况采用院内中药汤剂,帮助患者温阳益气、软坚散结,中药煎剂保留灌肠、中药敷脐及艾灸等外治法为TIPS术后恢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加速患者康复。

  解腹水

  TIPS介入术后 七旬患者恢复良好

  上周,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吻合术)术后9个月的朱女士回市中医院复查腹水,彩超提示未见腹水,双下肢无浮肿,术后至今未出现肝病脑病、出血等表现。

  74岁的朱女士携带乙肝病毒30余年未诊治。去年年初,她出现腹胀、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检验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大三阳、乙肝病毒明显升高,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乙肝+酒精性)腹水形成”,于外院抽腹水提示乳糜样腹水,查胃镜提示: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转诊上海医院,建议开胸行胸导管修补术。朱女士年龄较大,拒绝开胸手术,转回厦门市中医院肝三科入院治疗。经过抗病毒、补充白蛋白、利尿等综合治疗,患者仍存在顽固性大量腹水并出现呕血一次。

  肝三科启动门静脉高压多学科团队讨论,于去年6月转至肝胆胰外科,由尹震宇带领团队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造影+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患者术后转回肝三科行中医综合治疗,采用“复方大黄煎剂灌肠”“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位扶阳灸,利水贴敷脐,配合中药汤剂活血化瘀、益气温阳、利尿除湿治理,恢复很快,顺利出院。

  “每名患者的肝脏、肝功能和血管条件千差万别,TIPS手术难度高,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有扎实的肝病知识和介入经验,精通穿刺、血管栓塞、球囊扩张、影像识别和支架植入等技术。”尹震宇介绍,作为一项综合性介入手术,TIPS对肝胆胰外科的医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控胸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 助患者顺利“拔管”

  乳糜胸是指胸管破裂、乳糜液漏入胸膜腔的病症,可导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低蛋血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呼吸循环系统衰竭,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肝硬化会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导致淋巴管破裂,产生乳糜胸。吴先生就因肝硬化导致乳糜胸,出现乳房增大伴胸腔流出”牛奶”样液体等症状,求诊于市中医院,在肝胆胰外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效控制胸水,有效缓解病症。

  50岁出头的吴先生因乳房胀痛伴胸闷气喘就诊于市中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右侧胸腔积液已压迫右肺组织,且肝脏由于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未及时治疗导致肝脏硬化严重。吴先生在肝胆胰外科接受了右侧胸腔穿刺引流,引出大量“牛奶”样液体,证实其长期胸闷气喘症状反复出现的罪魁祸首: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导致的门脉高压,顽固性胸水伴乳糜漏。

  长期乳糜样的积液压迫胸腔及乳房增大,导致吴先生夜晚平躺困难,无法入睡,不仅折磨身体及心理,更糟糕的是,每天大量的体内蛋白都从这些胸腔里的“牛奶”样液体中流失,导致他的营养状态越来越差、双下肢反复水肿、每天靠输注人血白蛋白来维持生命,仍然收效甚微。

  对此,肝胆胰外科通过门脉高压诊疗流程里的门脉高压多学科讨论(MDT),为吴先生制定了以中医中药为特色、TIPS介入手术为基础、个体化饮食指导为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综合治疗后,吴先生的胸腔引流液逐渐减少,直至转为清亮后顺利出院。近日随访,他的胸腔已无引流液流出,胸腔引流管顺利拔管。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王付强介绍,肝胆胰外科在院党委书记、国内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尹震宇的带领下,于2022年组建肝病介入治疗团队,治疗范围包括早期肝癌(射频消融RFA),中晚期肝癌(TACE/HAIC),肝硬化门静脉高压(TIPS)及术后腹腔出血栓塞等。目前,在卢浩副主任医师带领下每年完成400余例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的生存时间大幅延长。全科仍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领域,期待为更多肝病患者服务。

  用中药

  双抗治疗一年后 患者摘掉肝硬化“帽子”

  34岁的吴先生是一名“乙肝大三阳”患者。他在10余年前体检查出乙肝,转氨酶有些升高,但没有异常感觉,又觉得自己还年轻,就未曾治疗。

  2021年2月,吴先生开始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并伴随着隐隐的肝区不适感。吴先生前往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肝三科就诊。接诊的梁惠卿主任医师结合他反复肝功能异常的病史、症状,以及腹部彩超、肝纤扫描等检查,找到了明显肝纤维化的病情进展痕迹,建议他完善肝穿活检术。果然,吴先生是4级(重度)肝纤维化,也就是已经进展到肝硬化。进一步完善胃镜等检查后,医生明确吴先生是早期肝硬化。

  听到“肝硬化”三个字,恐慌的吴先生现场红了眼圈。梁惠卿现场耐心解释接下去的治疗方案:双抗疗法(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告诉他只要规范地进行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肝硬化是可以治疗的。

  吴先生开始接受规范的抗病毒诊疗方案。另外,结合他的舌象、脉象,梁惠卿开出具有清热利湿、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的复方栀子根颗粒,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在完成1年的双抗治疗疗程后,吴先生肝脏的纤维化级别从4级降到了2级,也就是说,吴先生摘掉了 “肝硬化”的帽子,实现了肝纤维化的逆转。

  梁惠卿介绍,复方栀子根颗粒是由国内知名的肝病专家康良石生前创制的康氏抗纤方(复方栀子根颗粒),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主要由栀子根、绵茵陈、龟板、鳖甲、黄芪、丹参、郁金、茜草等15味中药组成。方中黄芪、龟板、鳖甲等佐以郁金、丹参等补脏气令气行血亦行,补阴液则津足而利血行,且软坚散结;茜草等凉血、活血化瘀,能宣通瘀塞络道防止动血;佐以清气分之毒、搜血分之邪的栀子根、茵陈等,共奏扶正祛邪、化瘀通滞、软坚散结之功。闽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湿多热的特点尤为明显,加之居民百姓向来嗜食海鲜煎炸之品,从体质上讲偏湿热质,因此在肝病的治疗上以清热利湿为主。康老创制时以栀子根为君药,在茵陈蒿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几十年来,此方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抗肝纤维化效果。在前期进行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复方栀子根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症反应及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提高血清白蛋白的含量,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及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减少肝纤维化面积,降低肝组织α-SMA 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刘蓉 江昌铭 倪晶莹)

附件下载: